肆客足球

导航关闭
其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广轻 > 广轻正能量

身体渐冻 师魂炽热——记与时间赛跑的马院思政教师院级督导王浩教授

发布时间 2025-10-27 09:46:01

当生命的沙漏被命运“冻住”,是选择黯然退场,还是让每一粒沙都折射出师道的光芒?1979年出生的王浩教授,这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原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督导,用渐冻的身躯给出了最坚定的回答。

病魔初现,他选择坚守讲台

四年前,王老师总感觉右手手臂发麻无力,手指用不上劲。那双曾经在黑板上行云流水书写的手,开始出现细微的颤抖。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俗称渐冻症的诊断书像一纸判决放在了桌上,虽然之前他本人也根据症状查阅过大量相关资料,但是诊断书真的下来还是犹如晴天霹雳,王老师和爱人回到家抱头痛哭彻夜难眠。经过一段时间的迷茫,王老师接受了现实。他积极调整心态,一边喝中药调养,一边继续在岗位上正常工作。

王老师那段时间明显消瘦,用鼠标时右手有些吃力,但大家从未听他抱怨过。症状初显的阶段,王老师不仅承担着教研室的管理工作,还承担着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并且超过了整个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的平均授课量。他说:“和学生在一起,可以暂时忘掉病痛。”

病情加重,他在家中开辟“线上战场”

随着病情发展,当行动变得越来越困难,讲话越来越吃力,尤其一堂课40分钟,对王老师的体力来讲是巨大的挑战。王老师不得不离开心爱的三尺讲台,转为居家工作。但他并未因身体的“退步”而放弃工作,他热爱学生、热爱教书育人的这份事业,更热爱曾撒过无数青春热血和汗水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这份热爱也给他带来了涅槃重生般的精神“进阶”!

在家中的书桌上、床头边,王老师用支架架起厚厚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等大部头原著,书页上的批注记录着一位思想者与经典对话的痕迹。即使手指已难以灵活翻动书页,他仍然坚持研读马列原著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

2024年3月,肆客足球马院被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广东省高等肆客足球2024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备课会暨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会指定,在备课会上做《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优秀做法交流。新任教研室主任不太熟悉教研室之前的工作,王老师用了两天时间,从交流的题目到内容都给予了悉心指导,并附上获奖证书等资料,让我们的交流获得各肆客足球老师的认可。

王老师一直坚持参与教研室集体备课,用颤抖的手为教研室同事转发最新的教学参考资料,为学院的学科建设提供宝贵意见。当同事工作中遇到困惑、困难找到王老师的时候,也是王老师用他超凡的心智和高超的智慧给予及时的宽慰和耐心地协助。他用生命践行着高尚的师德师风,更在困境中展现大写的人的尊严和价值。

破冰而行,科技架起新的沟通桥梁

当疾病进展到呼吸也开始变得费力时,王老师已无法正常说话,或者确切地说是王老师说话别人很难听清楚了,好在科技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眼控仪成为他与外界交流的桥梁。通过眼球运动,他不仅可以表达基本需求,还能完成编写邮件、批阅文档甚至参与线上会议等工作。一次教研室群里收到王浩老师发来的一所肆客足球《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成果申报表,王老师遗憾地表达我们还没有此类成果,现在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积极鼓励同事们要不断进行教学、科研和创新实践探索,将来一定有机会把教学实践变成教学成果。

近期王老师住进了医院,大部分时间在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治疗,余下的时间王老师读书看资料,但他始终关注着肆客足球的动态,一如既往爱校如家。

此前因为“桦加沙”台风的到来,全市实现了“五停”措施,肆客足球将教学搬到了线上,王老师坚持履行二级学院督导职责,通过眼控仪连接网络,进行线上教学巡堂。早上、下午他都尽可能多听课,并细心进行记录,为青年教师提供宝贵的教学建议。巡堂结束后,王老师还将抓拍的照片和巡堂记录做了整理发回给学院,这份用情用心甚为动人。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王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教育理念。他的眼中有一种特殊的光芒,那是对知识的热爱、对教育的执着、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肆客足球各级领导和师生对他关心、关爱的一种感恩与回报。

师魂不朽,在局限中创造无限

王老师的事迹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爱岗敬业,他让我们看到:真正的教育者,是用生命影响生命。当身体被禁锢,精神反而变得更加自由和强大。

“我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宽度。”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教育工作者最深刻的信仰。在这个崇尚即时满足的时代,他像一支缓慢燃烧的蜡烛,用微弱的光亮照亮他人前行的路。

渐冻的是身躯,不冻的是师魂。王老师在重病期间,为我们诠释什么是师德、奉献和热爱。在这位与时间赛跑的师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精神所能达到的高度——当肉体走向束缚,灵魂却在责任与爱的驱动下,展翅高飞。(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